你注意到沒有?當一個人正在忍受痛苦而唉唉叫時,旁邊總會有人勸阻:「別叫那麼大聲好不好?勇敢一點嘛!」

換個場景,同樣是忍受著痛苦的人,卻不發出任何聲音,只是握緊拳,咬著牙,扭曲的身軀。這時,旁邊又會有人極力勸說:「你叫出來嘛!這樣憋著會內傷耶!」

這到底是怎麼回事?

事實是:勸別人要勇敢而不要唉唉叫的人,往往就是那種在疼痛時只會咬牙握拳而不哼不唉的人。反過來,勸別人不要憋出內傷來的人,是那些稍微一有疼痛就呼天搶地的人。

就像各種油的沸點不都一樣的,每個人的「痛點」也不相同。此外,每個人化解疼痛的表現也有很大的差異。內斂型的,把所有的痛苦全往肚腹裡擠壓,就是不吭不響;外顯型的,有大喊大叫的,有神哭鬼嚎的,有口出三字經胡亂罵一通的,不一而足。

內斂或外顯,和修養有關嗎?未必!其實是天生個性使然,所以不是學來的,也很難靠後天的修為來改變。

你期望外顯型的人多克制自己而蛻變成內斂型的人嗎?太難了!

你勸內斂型的人放開點,豁達些而大聲叫喊釋放情緒,有效嗎?不妨找幾個人實驗看看就知道了。

十多年來我為不計其數的人按摩,發現忍受疼痛時,外顯型的人多過內斂型的人。當外顯型的人在唉唉叫時,旁邊出聲勸阻的人都是內斂型的人,而同樣是外顯型的人就會隔岸觀火,幸災樂禍。

當內斂型的人咬牙握拳忍著痛苦時,同是內斂型的人會感同身受,露出同情不捨的表情,甚至趨身向前安撫受苦者。而外顯型的人呢?大都只會在遠處涼涼的說:「叫出來嘛!幹嘛憋著!」

很有趣,不是嗎?

人生百態,大部分反映的就是人的個性而已。

除了上述的內斂型和外顯型,還有一種人,他在忍受疼痛時,身體和面部表情幾乎沒有什麼異樣。我從按摩時手的觸感就可以知道對方身體的狀況,某個部位會不會有疼痛反應,疼痛度有多高。因此,有時我為人按摩時,會很納悶地看著對方問:「你不感覺疼痛嗎?」豈知,他若無其事般,悠悠地說:「當然會痛啊!很痛!」「很痛」兩個字還特別加強語氣呢!

這是異數,少之又少的異數,但我總也碰過一、二十個人吧!

原來,人忍受疼痛時,外在的反應有這麼大的不同!

瞭解這個事實,將來看著別人忍受疼痛時,你會怎麼反應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nj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