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位住在高雄的國中退休教師,元月時經過切除左乳房、化療過程後,有朋友介紹她去打坐、練氣功及拍打左腋下的淋巴,七月遇到我時,她的左手只能平舉,腋下淋巴也非常疼痛。她問我:打坐時無法盤腿,要怎樣才能盤腿。

一對從加州回台來探親的夫妻說,他們曾經練渾元樁功,每天站樁一個小時,但是健康不但沒改善,反而覺得渾身僵硬不舒服。堅持五年後,最後還是放棄了。他們很納悶:人人都說練氣功好,為什麼我們體悟不到它的好?

事實是這樣的:每個人都需要運動,所有的運動、功法也都有它的功效,但是,每個人都需要衡量自己身體的狀況來選擇合適的運動。

常很多人會問我:「我常常運動啊!為什麼還會生病?」

運動就一定有益健康嗎?

中醫說:「鬆則通,通則不痛。」運動的重點不在「有」,而在「有效果」。

我常看到有人在社區公園裡非常認真地快步健走,兩隻手像兩根木棒似的大幅度擺動,身體硬挺挺的。這些認真的人可能不容易得到預期的回饋,為什麼?全身太僵硬了,即使走得滿頭大汗,得到的恐怕只是有限的「排毒」效果,至於暢通氣血的效果有限。

所有的運動,都是要透過「鬆」這個必備條件,產生「氣血暢通」的過程,才能達到增加肺活量、促進新陳代謝、提升免疫力、強健筋骨肌肉的效果。

練氣功對身體非常好,前提是放鬆,如果練氣功時沒放鬆反倒全身繃得緊緊的,恐怕未得好處先受傷。

那位老師手術、化療後全身肌肉、筋腱僵硬時練打坐,盤腿時下半身痠麻得痛苦,如何能進入靜定的境界?

那對夫妻還不會放鬆就每天站樁一個小時,一雙腳豈不變得更加僵硬?

凡事都要循序漸進,練功打坐更要講求方法,由淺入深,由簡單到繁複,不能躐級躁進。

放鬆,是最難學的功課,從練氣功、打坐的過程中學放鬆的功夫,會增加練功的困難度和挫折感。

氣功不好練,一來是因為它不像健身操或一般運動,可以,分解動作來學習。其次是一般人很難放鬆,而最困難的是它用意念引導動作而不動用手腳的力量這「行於無形」的抽象「心法」。

「心法」靠會引導的老師(名師不等於良師)有耐性地循循引導,以及學生下功夫長期苦練才能慢慢體悟。除非能遇到良師,自己又有下苦功的心理準備和足夠的練功時間,否則,我建議先從下列動作做起:

  1. 練習隨時放鬆:在生活中不斷提醒自己放鬆,隨時深呼吸,檢查自己的肩頸是否放鬆,腰背是否放鬆,站著時、坐著時,做任何動作時是否都完全放鬆。
  2. 敲敲自己的雙手雙腳是否有哪些部位會疼痛(不通則痛),先把疼痛部位敲通了。
  3. 用手捏一捏全身的肌肉,把僵硬痠痛的肌肉捏得有彈性不怕痛。
  4. 推摩手腳、關節部位的筋,或做些拉筋的動作,使筋腱有彈性。
  5. 常常做全套足部按摩,能快速有效地使全身的肌肉、筋腱柔軟強韌、淋巴、經絡暢通。

透過上述的「練習、調養」後,再來學習氣功,比較能達到「鬆」的境界,可少受點苦,也能避免運動傷害。

我為那位來自高雄的退休老師按摩時,建議她先別打坐,也不需要忍痛拍打腋下(她已經遵醫囑拍打五個月了)。透過數次的足部按摩後,她腋下的淋巴暢通了,左手可以輕易地高舉過頭,那時候拍打腋下也不覺得痛了。同時,鼠蹊部的淋巴和筋腱也都暢通、柔軟了,這時她做盤腿動作時,輕鬆愉快。

做事講求方法,循序漸進,健身養生、運動又何嘗不是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nj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