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按摩課開班的第一堂課,我都會鄭重向學生說明:  

按摩的手法決定按摩的效果。有效的按摩手法是:能靈活掌握按摩「鬆、借力使力」的要領,並且透過不斷練習、體悟得來的經驗,在施力時能夠力透反應層,力道能拿捏得宜,使按摩達到最高的效果。 

我以為經過這樣的說明後,學生們應該都能瞭解:按摩的次數、時間並不是決定按摩效果的因素,所以他們會更用心學習正確有效的按摩手法。 

但是,也許是學生們讀多了坊間的按摩書,很多書都註明按摩哪些反射區時要按摩幾下或幾分鐘,這種不正確的教導根深蒂固在他們的腦海裡,所以,即使我再三說明了,上課過程中偶而還是會有人突然冒出一句:「老師,每次要按摩幾下?」、「一次要按摩幾分鐘?」或「要按摩多久病才會好?」 

如果一堂課中還是有人重複問上述的問題,兩三次後,我就會沒好氣,字字沈重地回答他:「那要看是誰按?是你按摩還是我按摩!」 

這話一出,肯定再也不會有人問類似的問題了。 

我對用心、專心學習的學生非常有耐性,即使他/她的反應不是那麼快,手不是那麼靈巧,我都可以一而再,再而三地扶著他/她的手慢慢教他,直到他學會了。 

可是,我對那些上課不甚專心,我解說、示範動作時,他卻低著頭忙他自己的,然後突然抬起頭來冒出一些不該問的問題的學生,我就沒多少耐性了。 

我重視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,對不求甚解只求答案的「操短線」心態很不以為然。 

因為學生的學習態度決定他個人的收穫,也會影響教師的教學情緒和教學情境。 

我歡迎學生問問題,能用問題考倒我,刺激我求進步的學生我更歡迎,但我對那些不經大腦思考就隨意丟出的問題很難有好感。 

教課多了,遇到的狀況也多,「教學相長」使我累積出一些技巧,後來我上課時,解說完「按摩的手法決定按摩的效果」後,我會再三提醒學生:「以後有兩個問題不許問!」甚麼問題呢?第一個就是「要按摩幾分鐘、按摩幾下或按摩多久病會好。」 

這樣規範學生,感覺自己像個幼稚園或小學老師,很不習慣,但是,效果卻非常好,幾乎沒有學生會再冒出這種無意義的問題了。 

第二個不許問的問題是:哪裡不舒服要按摩哪裡? 

通常我會先宣達「禁令」,然後舉例說明為什麼不許問這個問題。 

因為我們的身體結構非常複雜,卻很有條理,所有器官組織之間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,彼此扶持,也相互制約;有良性循環,也有惡性循環,沒有一個組織器官是可以獨自運作,與其他器官組織沒有關連的,所以,一個症狀可能來自多種病因,一個病因也可能引發多種症狀。 

以眼睛疾病為例。 

眼睛癢可能是外來感染造成,也可能是受慢性鼻炎感染,前者按摩眼睛反射區即可,後者還要加強按摩鼻子反射區,只要慢性鼻炎這個病根消除了,眼睛也就不受殃及了。 

眼睛痠澀是肝藏血不足的反應,按摩肝臟反射區,眼睛立即感覺滋潤舒適,但這只是治標之法,治本之法是多休息,不要熬夜(人盡皆知熬夜傷肝),不要用眼過度,多吃些補肝的食物。 

眼睛不舒服怎和肝臟有關係?因為「肝開竅於目」,眼睛是肝臟外顯的指標,這是中醫發現的事實。 

眼壓高,感覺眼球發脹,病根是後腦氣血不暢通,腦神經受壓迫。按摩眼睛反射區,特別是最後一個趾間關節和趾腹。按摩眼睛反射區是治標,按摩後腦反射區才是治本。 

近視、老花要按摩眼睛反射區和肝臟反射區。 

另有兩個在昆明遇到的特殊案例,症狀分別反應在眼睛和眼皮、顏面,病因卻都是後腦氣血通路阻塞,腦壓高壓迫腦神經。 

二十多歲的劉姓青年出現暫歇性失明,我按摩他的頭部反射區及肩頸反射區,又敲打他的背部,只一次,就使困擾他數月的症狀消失了,而後又按摩數次後,兩年多來他從未再出現暫歇性失明症狀。 

三十多歲的邢老師,右眼皮會突然下墜而無法睜開眼睛,醫生診斷是「重症肌無力」,無藥可醫。眼皮下墜時,他的右臉頰也會麻痺不仁。我判斷仍是腦神經因後腦腦壓太高被壓迫所致,只是壓迫到的神經不同於劉先生。按摩使他後腦的氣血暢通後,他的兩種症狀就都立時消失了。持續按摩幾次後,幾個月來,每兩三天就發作一兩次的症狀從未再出現過。 

單單一個眼睛,症狀就這麼多,病因也複雜,那麼,沒有太多醫學知識的人怎麼辦? 

很簡單,調整好學習的心態,不要心焦,不要躁急,認真紮實地學會正確有效的按摩手法,好好照顧自己的一雙腳,你就能輕輕鬆鬆地擁有健康。 

有了這樣的基礎,繼續不斷研讀中醫、健康方面的書籍,人人都可以成為按摩界的高手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nj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