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師您好:

我是一個容易擔憂的媽媽,我的孩子與老師所提到的情況很像,早晚容易流汗,總是常常滿頭大汗,不停的感冒咳嗽。個子瘦子不長肉,都大班了才17~18公斤,總感覺他身體越來越差。

上週醫生推測他今年冬天「可能會氣喘」,聽了我心好沉重。上網來查查有無相關資料參考,看到簡老師所說,我立刻在網路上買了一本。雖然還沒拿到,但我想救我的孩子,不可以讓他氣喘。

大概二年了吧,總是不停的生病,吃了好多的中藥與西藥都沒有好轉。

簡老師回覆:

在回答您的問題之前,請先耐心地讀完我「落落長」的「前言」。

因為,我希望您對孩子的身體狀況能「知其所以然」。

急功近利的心態常反應在股票市場上,很多人也懷著這樣的心態在追求健康,希望能從有經驗者或有識者那兒得到一個可行立竿見影的仙丹妙方,從此健健康康地活著。

這樣的心態等同於拿身體當試驗品,非常危險。投資健康不僅要「知其然」,更要「知其所以然」,不宜急功近利。

一般人都認為,流汗是一種排毒反應,所以以為流汗越多,排毒越徹底,是一種好現象。

事實如何呢?

通常,身體藉著流汗代謝掉皮表的廢物,這是一種良性反應。但是,流汗會不會也是一種非良性的反應呢?

「嚇出一身冷汗!」是許多人的經驗,這就不是排毒的良性反應了,而是要避免的現象。

驚嚇過度,不僅會嚇出一身冷汗,嚴重者還會「屁滾尿流」,甚至一命嗚呼,所以「嚇死了!」並不只是誇張用詞,它是真實存在的事件。

為什麼驚嚇過度會冒冷汗、屁滾尿流,甚至死亡?

人一旦死亡,就沒了「氣」了。那麼,嚇出一身冷汗、屁滾尿流是不是和「氣」也有關係?

答案是肯定的!

我們經常提到「氣血循環」一詞。血,看得見,容易懂;「氣」,摸不著,如何理解?

讓我們用一個最簡單的體驗來理解「氣」。

閉口捏鼻幾秒鐘,我們就能深刻感覺到「空氣」的重要。沒了空氣,身體裡面那難以理解的「」在幾分鐘後跟著消失,接著,生命也結束了

即使我們對中醫學經常提到的「氣」的理解不夠深,但由此體驗約略可以瞭解它的重要性和影響力。

「氣餒」、「氣虛」、「有氣無力」、「氣亂」、「氣結」、「氣逆」、「氣滯」「氣鬱」、「氣陷」等我們耳熟能詳的詞語,更是人人都有過的經驗。

多人一遇挫折就「氣餒」,提不起勁來。

體質差的人或大病初癒者,常常感覺「有氣無力」,異常疲憊,時時都像沒有充飽氣的球,這是「氣虛」所致。

有過這樣的經驗嗎?晚上入睡後不久,突然夢見自己滑了一跤而驚醒過來,然後馬上又睡著了。小孩子白天若玩過頭了,晚上常會從睡夢中突然哭醒過來。這是因為白天的情緒波動過大,導致體內出現「氣亂」現象,入睡後身體在「調氣」的過程中遭遇阻礙所致。

白天突然遭遇大衝擊,一時情緒大起或大落,出現呼吸急促或吸氣困難的現象,通常我們會藉著深呼吸緩和情緒,調整心情。這是藉著「調氣」使「氣亂」恢復「氣順」的過程。

與人一言不合,動了肝火,生了!臉紅脖子粗,血壓馬上飆升,氣血往腦門上衝,有甚者因此腦溢血導致中風,這是「氣逆」,就像該順流而下的江水突然遇阻而向上逆流,往往造成禍害一般。

經常伏案工作的人,常感覺胸悶,起身時不知不覺會身個懶腰,做個擴胸動作,這是因為「氣鬱」胸脇。這種「氣滯」現象,嚴重者會導致肝氣鬱結,若不處理,還有可能惡化成肝臟硬化、女性經血變少、閉經症狀。

聽過疝氣、脫肛、膀胱下墜、子宮下墜的案例嗎?

為什麼腹腔裡的器官會往下掉?因為「氣陷」。

我有一位抗癌多年的朋友,身體虛弱,有氣無力,下腹部大得像臨盆的產婦似的,因為腹腔裡的器官全都往下墜,上腹卻扁扁的。

虛脫現象,以及人死後會「遺屎」,都是氣陷所致,差別的是輕重的不同。

說了這麼多之後,要言歸正傳了。

人體內的「氣」會分工合作,有負責「進出口」業務的「中氣」,部門設在「肺」裡;有負責統管內政的「營氣」,全身都是它的轄區;負責「保家衛國」的「衛氣」散佈在體表,接受「肺」的指揮。

(參考「氣」是甚麼呀! http://janjei.pixnet.net/blog/post/8247606,有助於更認識「氣」。)

中醫從陰陽、氣血、寒熱、虛實各個角度和層面去辨別身體的狀況和疾病的輕重,學問深奧,我才疏學淺,所知不多,所有論述,或有用詞不當,所言不確切者,但,大抵上來說,肺氣虛者,因應氣溫變化而調節毛細孔張闔的功能不佳,常常稍微動一下就汗流不止,流出來的汗比較黏膩,流過汗後感覺特別虛,容易疲累。這是因為體表「腠理」的「固攝」功能差,讓元氣隨著汗水流失了,體力跟著變差了,毛細孔難以及時閉合,免疫力下降,一陣風吹來,就感冒了。

(請參閱「藥物萬能?」http://janjei.pixnet.net/blog/post/3119565

「藥物萬能?」裡的阿德,跟你的孩子的症狀非常相像。

差別在昆明的氣候乾燥,台灣的氣候潮濕,若孩子的肺功能差,加上體內有排不出去的濕氣,雪上加霜,氣喘就跟著來了。

有何預防和補救之道?

1.常常用遠紅外線按摩器輕輕地按摩他的腳底,可以改善他的體質,增強免疫力。加強按摩腳底前段的肺部、喉嚨、氣管反射區。

2.常常用手按摩他的四肢,加強按摩手臂上的「肺經」部位。

3.在孩子的背部,由尾椎往上「捏脊」至大椎(後頸下骨頭突出處)。

4.遠離冰品冷飲。

5.進入冷氣房之前,穿上薄長袖長褲,搓摩他的皮膚,確保毛細孔閉合。冷氣不要開得太冷。

6.體力尚未恢復之前,稍稍減少運動量,以免流汗過多而傷元氣。

相關網頁:

http://janjei.pixnet.net/blog/post/28390786

http://janjei.pixnet.net/blog/post/29560000

http://janjei.pixnet.net/blog/post/28388058

參考文章:足部反射自然療法新版71頁 書豪氣喘痊癒的故事。

arrow
arrow

    janj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7) 人氣()